雕刻时光:黄树立与西安核微雕大师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3-08-07 16:46

核雕春秋——记西安核微雕大师黄树立

文/郭明祥

今天我带你去看福建莆田微雕艺人黄树立,其祖上三代皆是木匠,木工世家出生的他,从小耳濡目染,木工刀雕印象深深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曾经的一粒种子,如今已是参天大树。走进他的微雕世界,他精妙绝伦的作品不仅征服大众的眼晴,也征服了我的想像。

他是非有文化底蕴,有艺术修养的人,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人,曾经也有个作家梦。只因养家糊口,后来弃文从商。一个偶然机会他被核雕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从而使他成为一位忠诚的追随者,传承者,践行者。早年从事大件雕刻工艺,后来从事微雕工艺。用文人的细腻、高端品位、不同凡响的审美理念来完成作品,使其再次升华。他微雕事业真正地诠释了”化腐朽为神奇,变粗俗为文雅。“著名诗句。

什么是核雕呢?黄树立说:“核雕技艺是中华民族雕刻艺术中特有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誉为"刀尖上的芭蕾。”他说,核雕作品不做就不做,做了就得做出精品,具有传世价值的作品,堪称经典完美的作品。

这就是他职业操守,雕刻家道德品质严格要求自己,做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体现出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他的工作室是租赁在新城区朝阳门地铁站地下一过道内。只有小小十五平方空间。四周摆放着玻璃展柜、后边摆放博古架。展柜内摆放玉石,核雕精品,博古架上边摆放着多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材质雕刻而成的传统微雕作品。材质最好算是橄榄核,纹质细腻,质地硬实。后墙角左侧是他工作台,桌上置放一台高倍放大镜,看来就是在这方寸之间展示他的微雕绝技的。巧夺天工艺术品就诞生在这小小天地里。

黄树立说:“其难点是在小小的果核上依据原有的纹路来设计图案,表现出丰富内涵,其工艺复杂繁琐。题材有诗文、人物造型、动物猛兽、山水花鸟、鱼虫老卉等。”

博古架上作品以核雕为主,其作品特征是注重精巧雅致、微中见宏,方寸之间展示大千世界。细微至人物的眼睛、胡须、毛发、仕女发型绶带、凤冠霞披、衣袖云纹、裙摆绉褶,雕刻仕女仙子模样,衣袂飘飘、神态若婵。

核雕吸收了石雕、木雕、竹雕、砖雕等微雕艺术精华,在原始轮廓上兼收并蓄进行创作,无论是浮雕、圆雕、还是最为复杂的透雕,均以“精、细、奇、巧"而取胜。精到惟肖惟妙。细到毛发,体现其工艺微细和逼真,点睛之处既细如针尖,又形象生动。奇要构思自然天成、巧要达到巧夺天工之美,每件作品要求工艺细密,精致,以小见大,洞察秋毫,包罗万象。

其中桃核雕技艺最为神奇。桃核雕讲究的是随心、随意、随形。“随心设计,随意构思,随形雕琢,因材施艺,精致自然,细微之处达到画龙点睛之笔。桃核的每个核的纹路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工匠精神,熟悉桃核本身的天然纹路,设计出不同的题材和图案,发挥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刻画出独特各异的作品。

桃核本身自带纹路和孔洞,雕刻者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纹理自然的创作。质地坚硬、表面的花纹更是千姿百态,中间又是空心的,想要随心所欲的雕刻极其不易,需要巧力、顺势而为,一件成功的桃核雕刻作品,对于创作者而言极具挑战性,必须在创作的初期已经有了大概的创作构思。可是桃核表皮下的暗纹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创作者在雕琢的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思维,以及随纹而变的创作能力。桃核创作分为选料、构思设计、画稿、造坯、粗刻、细刻、精修、打磨、抛光、落款等多道工序。一件成品往往要耗费作者的很多时间与精力,少则几天、多则几月,非常考验作者的雕刻耐心和毅力,雕刻最大忌讳是”欲速则不达。”

局限性很大的桃核微雕作品创作不易,但也有很多的精雕作品展现出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让人惊叹不已!在这小小桃核上会发现雕刻者创作出了各种人物造型、动物猛兽、花鸟山水等艺术形态,其形惟妙惟俏,精彩绝伦。神兽凤凰。天上雄鹰都是他创作的素材。黄树立说用作品去说话。才能永立艺术潮头!

桃核的材质龙凤呈祥,一面凤,一面龙,中华神兽图腾。宽3厘米,高4厘米,龙须龙头、龙爪、龙鳞每个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微雕灵魂是注重细节,在微雕的世界里体现出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是他艺术生涯的座右铭。

精选废弃的桃核,根据本身纹路,构思立意,布局,局部留白,留下原来核质文理来创作作品。难点,每个桃核纹路不同,对雕刻师是一个很大挑战,通过想象,如何构思,才能尽善尽美。随着自然纹路,随意雕刻是考验雕刻师的超级艺术创作能力绝佳机会!精雕细凿有时要一个月的工期,考验人耐心达到了极限,考验人毅力是持久的,他雕刻生活虽然说枯燥乏味,一但作品雕刻成功,成就感瞬爆棚。当然这个快乐也有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汗水在日日夜夜里陪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没有亲身体会的人你是感受不到乐在其中的奥妙,痛苦与快乐并存。

他喜欢唐宋两位文豪,宋代东坡唐李白。喜欢李白豪放,桀骛不驯的傲骨。举杯邀月的豪迈,表达内心的一份浓郁思乡情感。作品表达出骨子里真诚和善良。只见李白一手执壶一手举杯,抬头望月,月下独酌。举头明月,低头故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件作品把李白乡愁情思表达淋漓。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其木质细腻,刻画细节,达到立体逼真,栩栩如生的美感。

他从传统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义”字就是关羽化身、财神、观音、葫芦传统吉祥物传承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龙凤呈祥的人间男女,龙马精神的民族魂魄,感受对中华文化精髓的热爱、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中国文化在他的骨子里传承,像血液鲜活的流淌在他的身躯之中。

这组作品由两颗大桃核随纹路双面高浮雕创作,正反两面分别刻有祥龙吐瑞、丹凤飞舞、腾龙云海、天马行空。呈现一派祥瑞之气象,象征盛世美好,国泰民安,生机勃勃,繁荣富强。

"龙凤呈祥”寓意祥瑞吉庆,和平幸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最龙马精神,就是像龙马一样精神。龙是天的象征,代表着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马代表着朝气腾达,融合吉祥,寓意飞黄腾达。形容健旺非凡,能屈能伸的奋斗精神。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黄树立说;“他喜欢雕刻关羽题材,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仁、义、礼、智、信”精神内涵和代代传承的处世原则。”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王朝对其封溢,以及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关羽是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他的仁、义、智、勇到现在仍具有现实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他的原创作品-“诗和远方”,这个作品采用桃核随纹路高浮雕创作,刻着文学家苏东坡置身山林之间,身旁老马相伴,一副神情坦然高瞻远瞩的样子。我国文学史上最受大家喜爱的作家非东坡先生莫属,究其原因,无非是东坡先生无论面对顺境和逆境,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一颗初心。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所感动,由此也抒发了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寄寓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黄树立漫卷诗书,游历天下,最终形成自己风流倜傥、潇洒绝尘的微雕艺术风格。

他深爱西安,定居古城二十年余载。他潜心一隅,如修行之人。一个平凡的人唱着自己平凡的歌,成就自己平凡的梦。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诱惑,经历了人生孤独磨炼的考验。

人生追求,若不计名利,那就是信仰。这里装满中华故事,装满了核雕精品,装满艺术满屋,在这里他潜心研究、雕琢时光、努力创作,让人肃然起敬。

他三十年如一日,践行初心,守信一事,付出非凡的毅力、坚守岁月、执着一身,干了一件实事,干一件有益于艺术传承的大事,点亮人类文明的事业。上对先祖,下对后辈,不遗余力,前赴后继,让人为之动容!为了更好地挖掘传统艺术的价值,拓展艺术生命力,推动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

他走社区、进校园、亲手授教、普及大众、讲述制作流程,竭诚促进核雕事业的繁荣。让人们切身感受和认知这个古老的非遗技艺,让沧桑而年轻核雕事业喷发出勃勃生机。

艺术大师就在我们身边,他的生活一半精致,一半随意。烟火与清欢在他的世界共存。他用惟妙惟肖的创作,精益求精的构思。就是这种性格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如今艺术大师们不仅仅是面对生活窘境,还有如何传承,传承何人,困惑与渺茫,从事雕刻的人廖廖无几。整个业界有着后继无人的断档。日夜思考着核雕的未来。夙兴夜寐,深感忧虑!他是中国核雕事业最后一批坚守人。这样民族艺术家不保护,谈什么复兴,谈什么文化传承!

每年秋后乡下捡核采风,看到古老的村落、民俗等传统文化等正在消失.....他本人彻夜难眠,带着乡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饱满的激情写下了诗歌《洒落在大地上的乡愁》

在这碎片化浮躁时代,他能沉静下心来,如苦行僧般修行,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毅力?能让他持久而为之,究竟是为什么?是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传承,是为人类文明的永不熄灭之灯火,追求艺术精神,奉献精神,非遗精神,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追求世界大同之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家国情怀精神支撑着他!

向艺术家一一黄树立先生致敬!

作者简介

郭明祥,凤翔区南光耀村,居陈仓。秦汉文化学者,系陕西新丝路棉絮画研究会艺术顾问,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诗歌学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华夏文明导报》《飞天文艺微刊》《秦岭文学》《天水文学》《汉江文学》杂志刊物网络平台。

编辑: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