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六堡茶:黑茶中的珍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发表时间: 2017-08-10 16:42

六堡茶,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一、六堡茶历史

《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

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

二、六堡茶特性

1 六堡茶品质特点

六堡茶为灌木型中叶种,树势开展。分枝密,从芽色分有四种。即青苗茶占60%,紫芽茶占20%,大白叶茶占5%,米碎茶占15%。以青苗茶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

干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

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

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2 六堡茶制作工艺

六堡茶的初制工艺流程:杀青 —揉捻 —沤堆 —复揉 —干燥,鲜叶原料多为1芽3、4叶,白天采,晚上制。

复制工艺流程:过筛整形 —拣梗拣 —拼堆 —冷发酵 —烘干—上蒸 —踩篓 —凉置陈化

精制工艺流程:毛茶 —筛选 —拼配 —渥堆 —汽蒸 —压制成型 —陈化 —成品

三、六堡茶品茗指南

六堡茶因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以及陈年时间较长,在冲泡上有一定技巧,

1 首当其冲就是要洗茶

洗茶,又名醒茶,顾名思义,以水冲洗茶叶同时唤醒茶叶到最佳的品饮状态。

六堡茶通常陈年时间长,难免落有浮尘等污物,洗茶不仅可洗掉浮尘,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可去掉茶叶中的湿气、冷气和附着表面的杂味,让“沉睡”多年的茶叶渐渐苏醒。

喝六堡茶前至少洗茶两遍,每遍大概3秒即要倒掉,不宜浸泡过长时间。

2 “水是茶之母”,冲泡六堡茶的水有什么讲究吗?

最好是山泉水,但城市里的茶客找山泉水不容易,用纯净水就行。相对水质,冲泡的水温更为关键。冲泡六堡茶,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因为六堡茶叶粗老,水温够高才能把其中的香气逼出来。

纯净水煮开后,先冲洗两遍茶,之后沥尽茶汤,再重新倒水高冲,沿碗边顺时针绕圈入碗。盖上盖子,焖5秒钟左右,就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分给客人品饮。

3 紫砂壶、盖碗各有长处

紫砂壶具有良好透气性和吸附作用,能聚集茶香,而且香气容易溶于茶汤,使得口感更为醇厚,入嘴更舒服。

但想品评出六堡茶的真实品质,不加任何修饰,那必须用盖碗。盖碗导热快,可提高冲泡温度,从而能品出六堡茶自身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