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百科:探索不同历史时期的寿山石种类特色

发表时间: 2020-04-30 22:32

寿山石百科:探索不同历史时期的寿山石种类特色

寿山石谱

翻阅寿山石的图谱,石种名目五花八门,而现在真正常见的品种却并不多。纵观历史上不同时期出产的寿山石品种及质色,往往都有各自的特征。两宋时期,产量最大的是老岭石和猴柴嘾石,色以灰绿为主。同时高山石洞亦已开凿,不过刚刚触及皮层,质稍粗糙。

寿山矿脉

元明两代,采掘集中在高山、坑头尖、都成坑以及傍溪水田,所挖掘的田黄石量多质精。高山峰顶的和尚洞、古洞、玛瑙洞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寿山田黄石

明清之际,月洋石矿始行开采,初期质粗价贱,石贾取之“煮色”后伪旧石出售。直至乾隆时“将军洞”问世,:“芙蓉石”才以洁白纯粹而名闻遐迩。遗憾的是未久洞陷于水,不复再产。此后在山腰开凿“半山”名洞,多含杂质及裂纹。

寿山将军洞石

清代寿山石矿洞分布很广遍及寿山、月洋、党洋等乡村,品种达数十种之多。田坑石有黄、白、红、黑四种色相:水坑鱼脑冻、天兰冻、牛角冻莹澈通明;山坑石中,高山尤显突出,矿洞多以开凿者命名,如大健洞、世元洞等,其中白而晶莹的“高山品”极为藏家所推崇。

坑头晶石

旗降石有黄、白二色,黄者光彩焕发,似蜜浸老橙,白者似苹婆。还有两色相间如玛瑙者,质坚而易攻,寒而不渤,备受篆刻家青睐。

寿山旗降石

道光年间都成坑所出优质印石特多,具黄、白、红三色,质之温润仅次田石此外,清时出产的还有连江黄、党洋绿、月尾石等品种。

寿山都城坑石

民国初年,尚承清世,时有名品脱颖而出。如1913年高山嫩嫩洞曾出批珍品,纯洁通灵,肌理含萝卜纹,可与水坑媲美,称之为“民国二高山冻石”。继后有四户石农在附近合股挖凿一洞, 出产石质则坚实亮丽,近似都成坑所出,命名为“四股四”高山石。

寿山四股四高山

20世纪3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新品种数以矿主黄琪源的名字命名的“琪源洞都成坑”了。其他如太极头石、虎嘴老岭石、圭贝石和吊笕石等亦为当时名品。到了20世纪中叶出产的主要品种是高山石、柳坪石和老岭石。

寿山旗降石

寿山旗降石

延至70年代,寿山和宦溪两地先后筹办采石矿厂,重点开发高山与峨眉两大矿床。高山一统各洞深探主脉,所产石称之“新洞高山石”。宦溪则在峨眉村所在地的加良山一带大面积开矿,取名“峨眉石”。初时“五号矿”所产,质细而微松,酷似“半山石”。后期所出则质坚不透明,多灰绿赭黄,其间偶有细润者称“优质峨眉石”。在新旧世纪之交,在加良山芙蓉老洞附近凿洞采石,质色俱佳,远胜旧产。

寿山都城坑石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传播最新的寿山石资讯,分享精美的寿山石作品。我是寿山石雕手艺人康高为,关注我进入主页下方查看更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