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代帝王的收藏之爱:揭秘顶流藏品

发表时间: 2020-06-27 09:02


石在古代被称为“云根”

凡是有云气萦绕的高山皆藏美石

古人取石琢砚为文房至宝

记录和传播着中华五千年文明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

是与端砚、歙砚、红丝砚

齐名的古代四大石质名砚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用砚精品展

大清国宝松花石砚因受到

康雍乾三朝帝王的喜爱而闻名于世

康熙时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品

“盖章狂魔”乾隆对书画情有独钟

对松花石砚亦是珍视非常

将它编入《西清砚谱》得以世代相传

……

关于松花石如何走入大清皇宫,因年代久远没有统一定论,最普遍的说法是大臣武默纳由长白山区带回的砥石,被康熙皇帝奉为圣物。

康熙命宫廷造办处依据吉祥尺寸、按照鲁班尺古法规制琢为“御砚”并赐名为松花砚,亲封其为“大清国宝”。

发墨快且墨色油亮,书写流畅不涩的松花石砚,被康熙皇帝盛赞为“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为良砚之材”,亲撰《制砚说》以铭此事。

雍正皇帝继位后,将长白山松花石作为父皇让他守业的信物,倍加珍视和爱惜。一生倡导节俭的他,最大的奢侈就是扩大松花石砚的制作。

雍正9年(公元1731年),清宫对松花砚需求量增加,又征召了黄声远等三名琢砚名匠入宫,将松花石砚作由一作增至三作,使松花石砚的琢制达到了鼎盛时期。

并御题砚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至此松花砚成为雍正朝内务府的大宗御品。

乾隆皇帝更是将松花石称为“松花玉”,亲撰砚铭曰“出天汉,胜玉英。琢为研,纯粹精”。

乾隆亲自编纂《西清砚谱》,并将祖父、父亲及自己钟爱的松花砚,共计六方编入其中,并亲笔题写书名和序言。《西清砚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权威的砚谱。

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宫内都有生产松花石,但最多最好的还要属康雍乾三朝,之后产量越来越少,这是因为长白山是满族的圣山,清初就开始执行封禁。

到乾隆时更加严格,由于松花石原材料开采不易,由深山采出后还需毯包车载数千里,所以乾隆以后就不再开采,只能使用宫中余料来制作松花砚。

彭祖述松花石微雕

大清三朝帝王对松花砚的钟爱和高度评价,在中国近三千年制砚史上绝无仅有。松花砚,作为中国唯一被天子命名并封为“松花御砚”的“大清国宝”,如今已回归民间,大放异彩。

而当年盛产松花石的长白山区早已解除封禁,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迎接八方来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