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眉茶的外观粗糙,叶子大,真的是劣质茶吗?

发表时间: 2018-11-09 10:49

寿眉茶的外观粗糙,叶子大,真的是劣质茶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儿的文章,要来说说白茶中的寿眉。

这是一篇为寿眉平反的文章,码下此文章的动力,来源于茶友的一句话。

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某年某月某日晴,加了位新茶友,之前从未接触过白茶,问村姑陈有何推荐。

花了一分钟,简单了解了茶友的喝茶经历,完全是一片空白。针对此情况,毫不犹豫推荐了今年的秋寿眉散茶。茶香、好喝、容易冲泡、价格实惠……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就是为新茶友量身定制的产品!

在茶友的要求下,发送了几张秋寿眉的美照,供茶友参考。

几分钟后,茶友回了一句:“你这茶,长得这么丑,像树叶子一样,能喝吗?可别拿劣质茶忽悠我哦~”

此时,村姑陈无言以对。

朗朗乾坤,寿眉真是冤屈!长得五大三粗,长手长脚,也不是它的错。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外貌协会,对于买白茶,尤其是新白茶而言,并非金科玉律。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要是纯粹根据外观买茶,可是要彻底错失入门的最佳选择。

《2》

寿眉,梗粗叶大真的是劣质茶吗?

当然不是!

外观长得不讨喜,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

就像卡西莫多一样,虽然外貌丑陋,但本性善良。

寿眉的叶片大、茶梗粗,这是由其生长季节所决定。

寿眉,一年有两个季度可采摘。

一是繁花似锦的春季,二是叠翠流金的秋季。

寿眉,搭载着春季的末班车,出产自暮春时节,要是开采时间早,还会抢在白牡丹的季节里采摘,就像今年一样,春寿眉在清明节前后就开采,拥有了牡丹一般的花香!

春季,虽然整个季度气温偏低,但到了春寿眉采摘时,温度已经算比较高,这个时候叶片生长速度快,都赶得上雨后春笋,一天一个样,这时候的寿眉,就有了叶片大的特点,似柳叶一般细长。

秋季,更不用说,在福建·福鼎,每年的立秋时节,平均气温也有25℃,加上整个夏季的蓄积能量,秋寿眉的叶片要比春寿眉还要宽上一些。

形容地确切些,春寿眉的叶片,是L号。秋寿眉的叶片,则是XXXL号,胖了不止一点点,所以看起来也非常庞大,少了秀气。

即便是凉风习习的白露时节,寿眉依旧着加大码的叶片,没有半分改变。

叶片虽然不好看,但这并不影响寿眉的整体表现。

《3》

寿眉,新茶中当之无愧的潜力股

世人常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就会给你开一扇窗。

虽然寿眉在外貌上,的确很难和白牡丹、白毫银针相抗衡,没有白牡丹的秀气,也没有白毫银针的娇憨,但在香气、口感的表现上,寿眉丝毫不屈服,傲然挺立,自成一派。

新茶寿眉,在品质上,有着鲜、香、醇、爽的特点。

鲜,体现在香气和汤水上。

闻杯盖香,一股似芭蕉叶的香气扑面而来,能给你猛烈的一击,似空山新雨后的洒脱。

喝一口茶汤,滑嫩嫩的口感,夹带着鲜爽的滋味,在口腔中炸裂。

来不及细细体会这些鲜爽气味,花香继而上阵,成为主力军。

这些花香,层次多变,香气丰富。初闻,如兰似桂。再闻,又似栀子花的甜蜜香气。末了,仿佛是所有花香杂糅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醇爽,则是寿眉茶汤高度浓缩的感受。

醇,来自于寿眉中丰富的茶多糖、果胶物质等,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风味。

入口后,仿佛有一层物质包裹着你的味蕾,觉得放松、轻柔、舒服。

以上种种,都是寿眉品质的体现。

寿眉的香气、滋味,恰好比较适合新茶友,在入门时是不二之选。

尤其是秋寿眉,它的香气鲜爽,花香高扬,口感清甜、醇爽。更为重要的是,它冲泡难度低,不容易泡得又苦又涩,方便茶友们体会白茶的风味。

《4》

寿眉,老茶中名副其实的黑马

新寿眉,是入门茶的不二选择。

老寿眉,则是老茶中的黑马,能量不容小觑。

三年的老白茶,最常见到的,就是寿眉的身影。

五年的老白茶,寿眉则居多,像白牡丹、白毫银针一类,踪影较少,甚至于有的茶友都不知道,原来老白茶并不只是寿眉一种,还有白牡丹、白毫银针。

寿眉凭什么能驰骋老茶江湖,如入无人之境?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寿眉本身品质好。另一个则是因为寿眉的产量高。

这两个,是寿眉成为老茶专宠的真正原因,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寿眉的品质保障,来自于内在丰富的物质,果胶也好,茶多糖也罢,这些物质都存在于粗大的茶梗、肥厚的叶片中。

同时随着年份的增加,寿眉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逐渐下降,黄酮类化合物逐渐增多,在种种条件作用下,老寿眉的醇和、清甜、甘醇、不苦不涩,也赢得了众多茶友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压成饼后的寿眉,还可以陈化出独一无二的枣香。这种迷人的甜香,备受茶友追捧。

最后,老寿眉之所以能够纵横江湖,还在于它的产量足够高!

大浪淘沙,随着岁月的流失,寿眉凭借其产量高,还在市面上大量流通。

而那些具有高竞争壁垒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早有很少露面。要么已经被大家喝完,要么被收藏家们保存在自己的库房当中,成为了私藏茶。

都说艺高人胆大,寿眉的底气,则是来自于高产。

《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世人对寿眉的偏见,也非近几天才有,就连茶产区当地,对于寿眉的称呼也十分地接地气——粗茶婆。

单从名字来看,就十分的平民化,与那些“恩施玉露”、“阳羡雪芽”、“兰雪”等优雅的名字相比,高级感差了不止一点点。

也不像千岛玉叶、雪水云绿、天目青顶、千岛银针等茶,一下子能联想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不修边幅的外表,充满张狂意味的叶片,粗犷的茶梗,使得寿眉这款白茶,看起来有些“俗”。

大俗即大雅。

要说寿眉茶劣质,寿眉的拥趸者可不答应!

您若是喝过寿眉,也会脸颊一红,默默地说一句:“错怪你了。”

寿眉,雅俗共存。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