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原文与译文解析(八)

发表时间: 2020-12-30 07:27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九之略

【原文】

其造具,若方①春禁火②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③,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又④棨⑤、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⑥。

【注释】

①方:当时,正当。

②禁火:指清明节前要禁火三日,吃冷食。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俗称寒食节。

③丛手而掇:大家共同采摘茶叶。

④又:衍字,无实际意义。

⑤棨:用于茶饼上钻孔的锥刀。

⑥废:用不着。

【翻译】

有关制作茶叶的器具,如果当时是春季寒食节前后,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大家一起动手采摘茶叶,马上蒸熟,捣碎,用火烘烤干燥,就能够直接饮用。如此一来,制茶用的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种工具就都可以不用了。

【延伸阅读】

中国茶叶种类多且出现不少精品,和古代寺院在种茶、制茶上做出的贡献分不开。根据史料记载和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中国古今诸多名茶中,有很多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而成。

福建武夷山所产“武夷岩茶”,最早名为“乌龙茶”,此茶以寺院采制的为上品。僧侣在不同时节采茶,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如今身列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就是北宋时期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采制而成,当时叫“水月茶”。明代隆庆年间,僧人大方制茶精妙,人称“大方茶”,为当时爱茶之人所追捧,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便由此茶转变而来。另外,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皆为出自寺院的名茶。

古时很多贡茶也出自寺院,比如,四川雅安所产贡茶“蒙山茶”,后人考证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所植;君山白鹤寺的君山银针,是乾隆时期贡茶。此外,还有产自湖北远安县鹿苑寺的鹿苑茶、浙江杭州垂云寺的垂云茶等。

【名家杂论】

茶尚清俭,禅宗重机锋,茶禅向来就有不解之缘。南宋淳祐年间,杭州灵隐寺普济和尚编集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其中记载有僧人问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答曰:“饭后三碗茶。”

僧侣缘何与茶结缘?一是寺宇多在名山间,山间种茶最为便利;二是修行之人需长久坐禅修定,体疲身倦,清茶一盏正好调节精神,补充体能。《神农本草经》就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惰、轻身明目。”

僧侣饮茶之风可追溯到东晋时期,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昭德寺道开禅师生了重病,昼夜不卧,除了吃些丸药,就是“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茶苏”是用茶叶与果汁、香料调制而成。由此可以看到,当时饮茶的方式并不单一。禅茶之风到唐朝发展得更为兴盛,《茶经》中的“煎茶法”就源于此。当时僧人之间的交往酬答,往往就是对面而坐,清茶一杯参玄论道。唐代诗僧皎然和尚最喜欢茶诗,本身亦是烹茶高手,曾赋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成为一时美谈。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道”两字,也是该诗首次提出。茶道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还漂洋过海,远播邻邦。日本茶道一贯号称是禅宗的产物,事实上多源自唐宋的煎茶与点茶,其渊源可上溯中唐。日本茶道中“清寂”的禅境,也源自中唐。据《新选昭觉寺志》记载:日本僧人珠光来中国,就学于临济宗克勤禅师,学成回国前,克勤特赠一幅墨宝,上书四字:“茶禅一味”。

【原文】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①[生僻字 无法输入]②之属,则风炉、灰承、檛、火䇲、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③,则罗合废。若援藟④跻⑤岩,引絙⑥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䇲、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

【注释】

①鼎:古时候煮食物的器具,有三足双耳。

②[生僻字 无法输入]:即“鬲”,形状和鼎相似,可以直接于其下用火煮食物。

③茶可末而精者:可以把茶磨制得非常精细。

④藟:这里指藤。

⑤跻:登,上升,达到。

⑥絙:又粗又大的绳索。

【翻译】

有关煮茶的器具,假如在山间松林,茶具可以放置在石头上,这样一来摆放茶具时用的床或架可以不用。假如用干柴、枯叶、鼎[生僻字 无法输入]来烧水,那么,风炉、灰承、檛、火䇲、交床等也都用不着了。假如在泉水溪边,那么水方、涤方、漉水囊也可以不用。假如出游喝茶的人少于五人,则茶可以碾得非常细,罗筛可以弃用。假如要攀藤登山,或顺着粗大绳索进入山洞,就要在山口事先把茶烤好捣细,用纸或盒装好,这种情况下,碾和拂末也可弃用。假如瓢、碗、 、札、熟盂、盐能够同时放在筥中,都篮便可以省去不用。

【延伸阅读】

陆羽细致罗列了饮茶之用的二十四器,表明从魏晋至唐的一路发展,专门的茶具形制已经完备了,至于用或不用,则可另说。若煮茶时二十四器皆用,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种茶艺精神或贵族做派。事实上唐之前从民间到贵族阶层,对茶具的使用比较随性,界限并不分明。

西晋左思《娇女诗》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 ”之句,这里说煮茶时用的是鼎。而同时期的杜育在《荈赋》里说“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这里所说的匏又称瓠,是古时用来装酒的葫芦状的壶。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从河南许昌逃难至洛阳,路上非常狼狈,喝茶用具是侍从“持瓦盂承茶”——皇帝用瓦盆来喝茶。

上述各种记载可以看出,从汉代一直到唐代,食具与饮具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共用。同时,都是饮具的酒具与茶具,两者互用的时间更为长久。

【名家杂论】

茶艺自形成以来,就崇尚饮用环境的野幽清寂,主张回归自然,把喝茶这件事和泉林之趣结合起来。唐代僧人灵一曾作诗:“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天宝御林学士钱起有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月影斜。”灵一和尚品茶品到暮色四合仍未返回,可谓乐而忘归了;钱起则和好友品饮紫笋清茶,以洗净被世俗污染的尘心,断绝俗念,使得心灵空明无物。这些都是描述爱茶之人对饮茶时山林环境的追求。

那些喜欢山林野趣的古人,一路寻踪心灵自由的山野高人,饮茶则大壶大碗,溪边林下,开怀畅饮。茶佳器洁,只要有购买能力,人人都可做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风竹炉、隔篱相呼的那份情怀,今人却难以追寻。

唐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迁往杭州,两年的杭州生活,让他对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恋不已。他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一桩趣闻,也成为一段佳话。

白居易听闻韬光禅师的大名,知道此人酷爱饮茶,就以茶相邀,让禅师入城,“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但是被韬光禅师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字里行间婉然讽刺城中之人不懂泉林之美。白居易知道后,欣然神会,便亲自上山,与禅师在山林野趣中一起品茗聊天。相传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边,就是白居易与韬光禅师当年烹茗之处。

【原文】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①阙一,则茶废矣。

【注释】

①二十四器:饮茶时使用的器皿。此处说的是二十四种器具。

【翻译】

都市里的王孙贵族家中,假如缺少二十四种器具中的任何一样,那就不能称为真正的饮茶。

【延伸阅读】

陆羽建议茶器尚俭,他所列举的二十四茶器,多为竹编或陶瓷制成,他甚至认为煮茶之釜用银制过于奢侈。然而,晚唐茶书《十六汤品》中有关茶器的使用说:“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看来,无论当时还是之后,那些贵族阶层是不按陆羽《茶经》的意旨行事的。

在贵族之家,金石等珍贵器具多不胜数,唐宋墓葬中就经常出土大量金银器皿。陕西省曾出土过七件唐代大中年间所制银质鎏金托盘,器身錾文中透露其名为茶托子和茶拓子。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也曾出土一大批唐代宫廷所用金银、玻璃、秘色瓷等茶器。

唐代皇室崇金尚银的做派,为后世所承袭。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就主张瓶子用金银做成的是上品,而碾茶之器以银为上。蔡襄《茶录》更说“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范仲淹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陆游诗云:“银瓶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这当中写当时上层人士饮茶,都使用精美的金银茶器。元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中说:“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其奢侈程度,让人咋舌。

这种风气不断蔓延,连塞外的少数民族贵族在茶器使用上,也极尽奢华之事。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大量金银、玛瑙、水晶器物中,就有银执壶和银托盏,还有玛瑙碗、水晶杯等昂贵茶器。明清时期,紫砂茶器名满天下,备受欢迎。清代几位皇帝还亲自指定烧造样式,紫砂由此身价大增,一壶身轻不过几两,价值却达一二十金。

【名家杂论】

尽管皇室贵族茶器一向崇尚奢侈,但以茶为主的茶宴,在中国历史上却始终弥漫着一股清俭雅逸的味道。东晋时期,奢侈之风盛行,吴兴太守陆纳设茶宴宴请将军谢安,以警示清操节俭。同时代的大将军桓温,“每宴为下士奠茶果而已”,更是以茶示俭的典范。

唐时饮茶之风日炽,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设茶宴待客者。关于茶宴的正式记载始于中唐时期。至宋代饮茶风较唐代更为兴盛,朝野之中遍行茶宴,皇帝曲宴点茶、百姓品茗斗茶之例数不胜数。

宋朝宫廷饮茶风尚从其建立之始便有了,皇帝的嗜茶之好代代相传。徽宗赵佶对茶更是喜欢到骨子里,他不仅以建州北苑贡茶制作为资料背景,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还亲手烹茶赐宴群臣。当时大臣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中详细记述了这次盛宴: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指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在民间,当时武夷山很多寺院也盛行茶宴,很多文人雅士纷纷慕名前往。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创建武夷精舍以茶会友,品茗论道。其茶宴遍布泉边、竹林、岩亭、溪畔,后人写诗赞曰:“仙翁留灶石,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十之图

【原文】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①,分布写之,陈诸座隅②,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注释】

①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用四幅或六幅白色丝绢。绢素:素色丝绢,即白绢,常用于书画制作。幅:古时候一幅长为一尺八寸。

②座隅:挨着座位的角落,就是座位的旁边。

【翻译】

将《茶经》内容分别写在四幅或六幅的白色丝绢上,然后悬挂于座位旁边。如此一来,茶之起源、采摘制作工具、制茶之法、煮茶方法、饮茶方式、关于茶事的记载、产地以及茶具、茶器的使用方式等内容,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从头至尾关于《茶经》的叙述就完备了。

【延伸阅读】

陆羽这里所说的图,是用白绢把采茶制茶的全部工程绘制书写出来,以做日常指导之用。据考证,古时家用屏风多以四六幅为主,陆羽所述之图可以是挂于墙壁的挂图,也可以做成屏风放置家中。屏风之上绘画题字的传统,在唐代还非常盛行。

隋唐五代时期盛行书画屏风的传统,在史书及绘画作品中都有记载。《新唐书·魏征传》中说:“帝以旗上疏列为屏障。”《新唐书·李绛传》中也有这样一两文字:“李绛元和二年为学士,宪宗命与崔群、钱徽、韦弘景、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败五十种,为连屏。”“旧纪元和

四年,御制君臣事纪十四篇,书于六扇屏风。”皇帝把屏风作为治政的一种载体,时时不忘用它来记录一些具有警示或训诫性质的言行。

除此之外,屏风上作画的传统也非常悠久,最为著名的算得上五代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画中出现了大幅屏风,屏风上又绘有山水,可谓画中有画,技艺超绝。古人也常把政绩卓越的帝王将相或声名传世的节妇烈女事迹绘于屏风上,以生歌颂传扬、说教警诫之效。

【名家杂论】

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期是唐代。饮茶之事向来就是风雅的,很多诗人、书画家也积极参与这件风雅事,茶画自然出现。

世界上第一幅茶画,当属唐人阎立本所作《肃翼赚兰亭图》。画中是儒士与僧人一起喝茶的场面,旁有一老一少两个仆人正在煎煮茶水。画中出现了风炉、茶铛、茶碗等茶器,可以看出当时下层儒士、僧人还是以简朴的饮茶方式为主。唐张萱所绘《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反映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画中宫女手捧茶食、茶器,且茶盘中有水注,后人认为此情景证实了书中所载“淹茶法”的散茶冲泡饮法,在当时是确实存在的。唐代佚名作品《宫乐图》,描绘了宫廷众女子饮茶的大场面,此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描绘比较具体、细腻,是研究茶文化发展的珍贵物象资料。

五代至宋,茶画的表现内容较之唐代更为丰富。从宫廷士大夫阶层到布衣平民,各种茶宴、闲饮、斗茶,无所不有。在反映贵族饮茶方面,五代时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宫饮场景;北宋徽宗皇帝所作《文会图》,则非常具体地描绘了皇家园林中举行的一次茶宴,其中都篮、风炉等茶具具备,果品、茶食等也非常齐全。在反映民间茶食方面,南宋画家刘松年做出了不俗的贡献,其传世作品《撵茶图》《茗园赌市图》《卢仝煮茶图》等,把民间茶事活动描画得栩栩如生,不但有茶器、茶艺的细腻表现,还有饮茶的一些风俗活动的记录。

明朝时期,仿制前朝的茶画不少,不过以文征明和唐伯虎为代表的著名画家,也独创了大量优秀画作。文征明的《陆羽烹茶图》《品茶图》《惠山茶会记》等,突出了饮茶环境的幽雅,唐伯虎的《琴士图》和《品茶图》则飘逸壮阔,它们都是茶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