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中国茶文化:一种传统饮品的兴起

发表时间: 2019-02-07 11:30

唐朝时期,酒与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代表性物品,尤其是唐代知识分子群体更是唐朝茶酒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并且以茶酒为媒介和纽带,抒发感情、联络友谊。

茶圣陆羽曾经说过:“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就是一种收敛内心感情的特殊媒介,可以清心。

【唐代的茶】

唐朝时把茶又称作槚(jiǎ),认为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也有说法“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

茶树在唐时已经在南方普遍种植,其中浙西湖州、剑南彭州、浙东越州产出的茶叶是上品,具体的品类有剑南的蒙顶石花、小方、散牙,湖州的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陕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寮,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湖南有衡山,江陵有南木等等。

其中最有名也流传最广的饶州(江西鄱阳县)浮梁茶,因为量大而品质较低,是对外贸易的主流或者平民百姓能消费得起的茶叶。

有些历史记录看上去仿佛现代,比如蜀中蒙顶茶,非常昂贵,一束帛不能买一斤,其中极品是鹰嘴牙白茶,数量稀少到作为贡品进贡皇帝的都不足。于是蒙顶茶产地周围都栽种茶树牟利,数十年间附近年产蒙顶茶千万斤,看上去很像但却非正宗蒙顶。

贡茶制度的实行,让民间种植茶树、制作茶叶成为一门职业,唐代宗安史之乱后在湖州顾渚设置茶院,“役工三万人”,焙茶场所百余处,工匠千余人。

陆羽《茶经》对制茶方法有过详细的记录,基本上是春季日出前采摘,放入锅中蒸湿,用杵臼捣碎,压制成饼状焙干即可;

饮用时先碾茶,把茶饼研磨成粉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之后是煎茶而饮,在茶水煮沸的时候,要添加各种调料,包括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这种喝茶方式在盛唐非常流行。但陆羽对此大加鄙夷,说“斯沟渠间弃水而”,和水沟里的脏水一个味道,建议只加盐调味。

后来慢慢的才摒弃了添加过多调料的饮茶方式,但对器具、水、火甚至饮茶地点都越来越讲究,加上程序,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茶道。

(抹茶加上葱姜蒜再烧开,就和唐朝时喝茶方式差不多了)

【由南向北,饮茶在唐时盛行】

喝茶这种习俗在中国土地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有明确历史记载的饮茶史起源于秦汉。

饮茶的习惯在中国南方最早,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正式进入中国北方。东晋的王肃北奔,把东晋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北魏,其中就包括饮茶。但这时仍然没有在北方流行,“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北魏的宴会里准备了茶饮,但只有投靠过去的南人才饮茶,北方人那时还不喜欢。

(北魏彩绘陶俑)

饮茶由南向北的扩散始于此时,但真正成为全民爱好,还是从唐代开始。根据唐人编写的《膳夫经》,“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盛唐时期刚刚兴起,几十年之后才开始盛行。

之后的大唐“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北方关西、山东城市、乡村都有饮茶的习俗,“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不吃饭可以,不喝茶不行。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才真正融入大唐百姓的生活,茶开始成为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必备的饮品。当然,也是生活开销的一部分,“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字,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饮茶又解渴又解乏,反而是平民百姓的最爱。

【唐代的茶经济】

而随着饮茶的普遍,除了种茶、制茶成为专门职业之外,还兴起了一批专门贩卖茶水的茶铺。各大小城市,各条交通要道上,都遍布着各种供应茶水的茶铺。“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他馆驿、寺庙中同样设置了茶室、茶堂,供奉陆羽神像,喝茶成了一种交际的方式。

从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开始,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茶叶贸易向周边地区传播,包括吐蕃、回纥、日本、新罗、越南等国。其中也有政治意义,中原向北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马贸易就是始于唐代,也成为唐朝控制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同时,随着越来越大规模的对内对外茶叶贸易的发展,唐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征收茶税的王朝,并在唐朝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相当于随着唐朝人普遍开始喝茶,唐王朝开创性的发掘了一项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唐代的茶文化】

饮茶真正成为一种文化还是起源于唐代,各个阶层都用符合自己身份的方式去演绎这一文化。

当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金银茶具,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这是唐朝倒数第三个皇帝唐僖宗的专用茶具,足以证明了唐代宫廷茶文化的兴盛。

唐人已经发现了茶的药用效果,不但能解渴,还能提神、解困、明目、消食,长期饮茶还能调理身心;而茶的提神效果在宗教当中更是有特殊作用,佛道两门的普及也带动了大唐茶文化的发展。

(法门寺唐代文物)

对于唐人来说,不同人饮茶会有不同的感受。

平民百姓肯定是解渴、解困为主,是解决基本生理需求;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能得到意外之意,一边喝茶一边体会人生;而再高一个层次就开始进入“茶我同一”的境界,茶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境界合二为一;而最高境界是“无我无茶”,估计只有一些佛道高人和世外隐士才能品味到。

唐代茶酒文化兴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贵族士大夫阶层和门阀士族势力的消亡,上下层通道被一定程度的打通。原本是少数人才能够享用的奢侈品流行于民间,应用范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才使茶酒文化得以繁荣发展。

因此,任何文化想要普及,世俗化、大众化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当然,还少不了要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否则多半会流于低俗。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